• 股票配资炒 79年,邓小平在青岛,对服务员打破沙锅问到底:你家有没有水吃?
  • 炒股证券配资网-证券配资网站-证券配资APP
证券配资APP
热点资讯
推荐资讯

股票配资炒 79年,邓小平在青岛,对服务员打破沙锅问到底:你家有没有水吃?

发布日期:2025-01-07 13:27 点击次数:55

股票配资炒 79年,邓小平在青岛,对服务员打破沙锅问到底:你家有没有水吃?

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,主力资金净流入39.13万元,占总成交额0.35%,游资资金净流出259.63万元,占总成交额2.33%,散户资金净流入220.51万元,占总成交额1.98%。

1979年7月26日,青岛火车站异常热闹。

时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白如冰、济南军区政委肖望东、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饶守坤等多位领导,都早早地等候在站台上,准备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:他,就是75岁的邓小平。

此行,邓小平由北京出发,视察安徽、上海、山东、天津等地。来山东前,邓小平在上海发表了诸多决定上海未来的重要讲话,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关注。

因此,对于青岛当地的领导们来说,他们无比渴望邓小平此行也能给青岛的经济发展,带来建设性意见!这些“战斗”在建设一线的干部们,很想迅速把经济搞上去,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,但当时一切都可谓是千头万绪,一切都需要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
晚上10点多,邓小平的专列抵达了青岛。

说起来,邓小平对青岛并不陌生,早在1957年他就曾来此地参加过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。当时,敬爱的周总理、刘少奇都还在,他们一起住在青岛“八大关”的山海关路9号。

岁月匆匆。22年后,当邓小平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,曾并肩作战的周总理、刘少奇都已离去了,历史的重担压在了他的身上。

此行,邓小平在青岛待了6天的时间。

这6天,无论是当地领导、还是身边的工作人员,都一次又一次被这位老人感动着。多年后,再回想起这6天中邓小平说过的很多话,他们仍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。而在这些话中,有一句是大家反复提及的,它就是:

“青岛市连水都没有,搞开放旅游是不行的!”

了解邓公办事风格的朋友们,可能会觉得很奇怪:邓公说话一向很沉得住气,为何说这句话会用上“连……都没有”,这样的强调式语气。

这一切,到底是怎么回事?他是在什么情况下,这样评价青岛的?此次他说了这话后,青岛市发生了怎样的巨大改变?本期,笔者要跟大家说的,就是这段尘封的历史。

一:初到青岛的邓小平

邓小平一行,被安排下榻曾住过的山海关路9号。这是一座现代派建筑,是当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克拉克所建,算下来确实有些年头了。

到青岛后不久,当地的干部们就发现他很幽默,也很细心。

那天,在住处的小广场上,邓小平和大伙儿一一握手。突然,他发现市委副书记武杰有点儿“怪”,便一边和他握手,一边问他:“你怎么这么黑?但头发却是白的,挺奇怪的!”

一句说,把身边紧张的干部们,都逗乐了。他们都没想到,老人家居然这么幽默。武杰赶紧解释说:“我喜欢游泳,结果就晒黑了,头发白则是因为少白头!”邓小平听他这么说,也乐了。当场就和他约定,将来几天让他陪自己游泳。

而后,大伙儿谈到工作问题时,邓小平则从一开始就再三强调:我这次主要是来休息的,什么也不干!

于是,为了让邓小平休息好,工作人员为他在住处安排好了日常生活用品。但当服务员看到他随身带的行李时,却惊讶地发现:他自己带了一套被褥和一双拖鞋。

而且,当服务员要给他换上时,他坚持要用自己带的。

那是一套很旧的被褥,一看就有年头了。夫人卓琳见大家很惊讶,便解释说:“这是当年从延安那边带来的,他一直用这一套!”至于那双拖鞋,虽然没有破,但不管怎么看都像是以前八路时期的草鞋。

多年后,工作人员再回忆起这两件东西,仍不由感叹:老人家这是把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,带给了青岛人民。

按邓公自己的话说,他这次是来休假的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这一点,从他登上崂山时的一些细节,就能看得出来。

还没完全休息好,邓小平就提出要去崂山看看。这下,可就让青岛市委的领导们“犯了难”。

彼时的崂山风景区,远不像现在这么好进,它只有南线的一条国防道路。而且,这条路长年没有整修过,一路蜿蜒崎岖。

很多人都想不明白:75岁的邓小平为何非得去崂山?

一开始,市委的同志寻思:是不是可以从海路上去。但那几天海上风浪很大,思来想去,还是只能安排从陆路进山。

有些同志担心邓公的身体吃不消,也提了一个建议:咱们不一定要真的进山,在崂山外围的沙子口一带看看,是不是就行了呢?

对于这个方案,邓小平拒绝了,他提出:“崂山一定要进!”

为了保障安全,一开始大伙儿准备在沙子口设一道卡子,把进山的其它车辆全部拦下,这样邓小平上上下下都会方便很多。在道路狭窄处,也会安全很多。

但一路跟随邓小平考察的警卫副局长孙勇,一听说他们要这么做,马上说:“那可不行,邓副主席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去的!”这,是邓小平一贯的风格。

就这样,在完全不干扰正常游客的情况下,一行人坐着一辆外观看上去很普通的面包车,就出发了。此后,邓小平边游玩边特意强调的两件事,让大伙儿明白他进山的真正意图:

第一件事,关于崂山的路。

面包车行驶在山路上,果然颠簸得很厉害。邓小平于是趁这个时候,对大伙儿说:“这里的景色很美,前有大海,后有青山。但是路没有修好,不适合搞旅游!”一句话,指出了崂山的最大优势、以及最大问题所在。

第二件事,给干部们好好“上了一课”。

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很多地方都说要搞旅游,但是到底该挖掘什么旅游资源,却没多少人说得清楚。关于这一点,邓小平在崂山给青岛本地的领导们好好地“上了一课”。

到了三宫殿前,邓小平看到了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树。他拍了拍树干,对大伙儿说:“崂山有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,非常精彩,应该注意挖掘!”甚至,他还当场就判断出:“单凭这么几棵大的古树,就可吸引很多的人!”

就这么几句话,一下子打开了当地干部们的思路。也就是直到这时,大伙儿才明白:老人家之所以非要进山,就是为了手把手教他们。这样实地“上课”的效果,远比在屋子里开个座谈会,要更有效果,也更能让大伙儿感同身受。

二:对服务员打破沙锅问到底

除了跟当地干部们接触,邓小平在青岛的几天里,交流得最多的就是宾馆的工作人员们。有一回,他还主动邀请工作人员一起打桥牌。

那些天,邓小平几乎每晚散步回来,都会在屋里和家人打上一会桥牌。有一回,他对宾馆服务员隋锡玲说:“小鬼,过来一块玩玩牌!”

隋锡玲没想到自己会被邀请,但她确实又不会打,便只能老实说:“我不会!”谁知,邓小平却表示:“我教你,我们是四缺一,没你不行啊!”

就这样,没过多久,宾馆的服务员们就都跟邓小平熟悉了起来,大家也越来越愿意跟他沟通了。

也正因如此,此后的邓小平才有了一个重要发现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说起来,这还得从邓小平游泳的习惯开始说起。和毛主席一样,邓小平一直很爱游泳,到75岁时仍是如此。在青岛时,他游泳时不戒严,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到青岛第二海水浴场。而且,每一次都要游上一两个小时。

每次游完后,邓小平都要回到住处再冲一下。结果,这一冲他就发现自来水的水流很慢,当时他就怀疑青岛的供水可能有问题。

其实,这个问题青岛市委也早就在处理了。多年来,青岛一直有缺水问题,1979年夏天本来就干旱,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。

为了保证邓小平一行人的用水问题,市委领导们临时决定:请消防车来帮忙送水,一天送两次,以解决宾馆内水压不够,锅炉房水箱上不去水的问题。

自从觉察到这一问题后,邓小平就一直在细细地观察,他很快就发现了消防车经常出现的这一现象。

为此,邓小平特意找了个机会问了问宾馆服务员小刘。那天,邓小平游完泳在凉亭休息,见到小刘,便问:“消防车是怎么回事?”

小刘如实回答了两点:

其一,青岛近年确实存在缺水比较严重的问题。

其二,目前住的宾馆因为建筑年份较久,客观上存在着水管老化、水压不够的问题,所以才需要消防队送水。

听完这样的回答后,邓小平显然还是不放心,他马上打破沙锅问到底:“那你家里有没有水吃?”

这些民生问题,邓小平一向最关心老百姓的感受。针对这个问题,小刘的回答是很客观的,她说:“有,够吃的,院子里有水龙头,大家都采用按时开关,一水多用!”

听完这句话,邓小平心里也就有数了。

可能很多朋友读到这里,都会觉得很奇怪:像青岛这样一个沿海城市,也会缺水吗?

事实,确实如此。由于地理位置、自然条件等原因,青岛的淡水资源一直不太好。解放前,这一问题还并不突出。但自解放后,当地经济得到了极快的发展,特别是工业规模、体量,都早早地超出了原来的城市用水最高承受水平。

事实上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青岛当地的领导也是操碎了心。

那些年,市委领导们已经先后从崂山水库、平度尹水库、莱西产芝水库等多地引水。遗憾的是,仅靠青岛当地的力量,这些方法都只能让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,根本没办法治标治本。

无奈之下,市委领导们只能要求市民们平时节约用水,至少先保证了大伙儿饮用水的问题。这种情况下,要顾及其它方面的用水,就有一定难度了。

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,邓小平马上把青岛有关负责人找来。也就是在这时,听完细节汇报后的邓小平,才语重心长地要求:一定要让老百姓有水吃。同时,他还说出了那句著名的:

“青岛市连水都没有,搞开放旅游是不行的!”

就因为邓小平这一针见血的话,青岛迎来了一项“历史性”的重大项目。

三:引黄济青工程

邓小平的话,算是给了青岛市委领导们排除万难、解决问题的底气。一时间,大量技术人员被派到了荆洪滩一带,重点考察如何引水。

1984年,一项名为“引黄济青”方案,被提交给了中央。这项方案说到底,就是把黄河水引向青岛,最终建成一座库容量上亿立方的巨大水库。

很快,在邓小平的关心下,方案被批准下来。

都说万事开头难,这样一个巨大的工程的难度之大,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。从最开始的征地难、村庄搬迁,再到后来的水库大坝工程施工,几乎每一项都是需要靠智慧和决心去克服的。

令人欣喜的是,到1989年11月25日,引黄济青工程正式通水。这项当时就耗资9.52亿的项目,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,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工程。工程建成以后,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,直接解决了61万人的生活用水。

1990年7月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,代表中央来到青岛视察。想起当年青岛缺水的记忆,看着眼前上亿立方米的蓄水,万里连说:“好,好,这样就放心了!”

尾声:

如今股票配资炒,距离邓小平的青岛行已经过去了43年。我们再看巍巍崂山,已经成为了著名的5A景区。而青岛的供水问题,也有了更多、更现代化的解决办法。

如今,邓公已离开我们25年,我们仍在怀念他。在那些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关口上,年迈的他走过了很多地方,深圳、上海、青岛、杭州。他运筹着治国安邦的雄韬伟略,同时又心细如丝、洞察秋毫。每到一处,他的一言一行,都给了当地百姓走向未来的信心和决心。

------

QQ咨询

QQ: